10万考研学生异地借考 全国大规模跨省调配试卷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0-17 点击数:
简介: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杨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天从教育部门了解到: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10万..._新浪网

【千问解读】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天从教育部门了解到: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10万余名考生申请了跨省异地借考。

  这就意味着,需要跨省集中调配的试卷多达10万余份。

据悉,教育部近期组织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完成了全国大规模试卷跨省集中调配工作。

  “为了确保每位考生按时拿到自己的考试试卷,从试卷整理、中转、接收等环节均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试卷中转实现了精准抽取和分发,严密交接和保管,牢牢守住了试卷安全的保密底线。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郑益慧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如何让10万多份自命题试卷精准地转运到借考考点?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分为统考科目和自命题科目两种类型。

其中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制的自命题试卷有2.9万种,不同招生单位、不同专业的自命题试卷都不一样,这使得每一位考生的自命题试卷都是专属的,如果该名考生到异地借考,那该考生的这套自命题试卷就要精准地转运到借考考点。

  如何让10万多份自命题试卷安全、准时送到考生借考考点呢?

  据介绍,常规模式下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自命题试卷通过机要方式发送至借考考点,但受疫情影响,全国邮政机要运输线路受阻情况严重,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保证借考考点准时收到试卷;还有一种是原报考点所在省考试机构安排点对点将试卷送到借考省份,这在涉及交互的省份少的情况下是可操作的,但是在本次全国大规模自命题试卷跨省调配中,每个省平均要向29个省转出试卷,同时每个省平均还要从29个省接收试卷,点对点的交互的方法行不通。

  为确保借考省份和考点能够尽早拿到自命题试卷,教育部门最终采用了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在同一时间通过中转站集中转运自命题试卷的工作方案。

即全国各省自命题试卷集中运送到交通比较方便的河南郑州的中转站,汇总后再统一分发,不再需要逐一向其他省转送和接收,大大提高了试卷转运效率。

  疫情之下,考试当天如何保证能如期按时拿到考试试卷?

   “我的试卷是否能从原报考点转运到我的借考考点?”“考试当天我是否能如期按时拿到考试试卷?”

  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他们针对自命题试卷整理、中转、接收、核验等环节均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

  在转运试卷前,省考试机构会根据借考省份代码、原报考点代码、招生单位代码、考生编号、科目代码依次排序制作转运试卷清单,保证试卷抽取的准确有序。

  抽取后的每份试卷袋都会清晰标明本份试卷的借考省份,经逐一清点核查,确保无误后,严格按照保密要求,以借考省份为单位进行封装,在约定日期押送到河南中转站。

  省考试机构将本省试卷包运达河南中转站后,河南中转站收到试卷包后按照各个试卷包的去向(借考省)逐一核查并入库到对应的借考省份。

所有原报考点省中转试卷入库后,借考省按约定日期领取试卷包,到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在视频监控下,核查考生编号、考试科目和试卷份数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从事招生工作长达37年,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杜习民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让学生不动,让考试工作去动,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做法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这次涉及到10万多份试卷,不仅工作量很大,而且要确保安全保密,坚决实现‘零泄密、零失误、零差错’的目标。

  短时间转运10万余份试卷会不会出现试题泄露?

  “这么短的时间在全国范围转运这么多试卷,会不会出现试卷失泄密的问题呢?” “此次试卷转运最大的难度是保密安全,一个困难是大量试卷运输需要保证每一份试卷的保密和安全,另一个困难是疫情传播速度很快,运送试卷等环节的工作人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

” 杜习民介绍,为了做好试卷保密和疫情防控工作,防疫组对人员实现点对点隔离,此外在保密线路上对试卷进行全封闭紫外线消毒。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在试卷接收场地,接收工作区域周边都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中转工作用不到的门窗都已经关闭并粘贴了密封条;试卷接收后将通过专用通道和专用电梯送往试卷分拣区,分拣完毕存入保密室,保密室配备了铁门、铁窗、密码铁皮柜、视频监控、防入侵报警等设施,在保密室外侧是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区域,工作人员通过值班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查看保密室内情况。

  在监控中心的监控大屏上,从车辆押运交出试卷进入中转站到押运接收试卷离开的全流程各环节所有区域的视频画面都可以实时监督。

通过视频画面可以看到每一份试卷从接收到进入保密室以及从保密室出库到分发交接的全链条工作情况。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河南中转站还有一台大型设备,这是为河南中转站做好试卷中转中疫情防控工作,购置的大型箱包消杀设备。

各省押运试卷到中转站后,可以在不拆箱包的情况下完成消杀工作,大大降低因为中转试卷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记者从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反馈的情况了解,原报考点、省考试院在抽取、整理、清点、运送、保管、交接等全过程、各环节工作都会有不少于2人参与,且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不得存在直系亲属或关系利害人参与2023年研考的情况,所有工作要在视频监控全覆盖的场所内进行,所有交接过程都要严格履行交接签收手续,视频监控录像、交接签收手续等材料要至少保存半年备查。

  此外,由省考试院、公安等部门人员共同组成了试卷转运押运工作组,试卷运送车辆一律不得搭乘无关人员或搭载与试卷运送无关的物品。

河北考试院使用配备了车辆定位系统的全封闭厢式货车向河南中转站转运试卷,运送全程由公安警车押运,转运车辆车厢内配备了实时向考试院传回图像的录像系统,考试院人员掌管车厢开启钥匙、中途不得开启。

  另据了解,为确保本次中转站工作安全,教育部会同河南省教育厅、公安厅、考试院组成了联合专项组,下设交接、分拣、保管、安全保密、纪检监察等多个工作组,所有工作人员凭专用工作证件进入指定工作区域;从第一份试卷运抵到最后一份试卷离开期间,专项组安排保管、保密、纪检等工作组人员联合进行24小值班。

  12月18日中午,随着西藏考试院运送借考试卷安全返回拉萨,标志着大规模异地借考自命题试卷跨省集中调配工作完成,实现了10万余试卷集中调配的“零泄密、零失误、零差错”目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26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张雪峰解读国家专项计划!附各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国家专项计划是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市属重点高校,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的一种扶贫计划。

2024年安徽省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最低497分、历史类最低505分。

一、张雪峰解读国家专项计划张雪峰老师在解读国家专项计划时,从多个维度进行阐述,以下是对国家专项计划的详细解读:1、国家专项计划的定义国家专项计划是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的一种扶贫计划。

2、报考条件报考国家专项计划的学生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符合报考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这些条件确保了国家专项计划能够真正惠及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

3、优惠政策国家专项计划的主要优惠政策在于降分录取。

虽然实施高校没有明确的降分政策,但会额外拿出若干招生名额专门面向国家专项实施区域的考生,再根据报考的考生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一般情况下,通过此途径录取的投档线比普通录取投档线分数低,具体降分额度需参考当届考生的总体成绩情况及高校拟录取人数。

张雪峰在解读国家专项计划时,建议符合条件的考生积极报考。

他认为,国家专项计划是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进入名校的“绿色通道”,对于提升个人学历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同时,他也提醒考生要理性分析自身条件和专业兴趣,避免盲目报考。

二、2024国家专项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大学在各地录取分数线不一样,本文仅以安徽省提前批次线为例,为大家整理国家专项计划大学录取分数线。

1、物理类2024年国家专项计划大学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7分,最好考的学校是塔里木大学第001组。

分数线较低的国家专项计划大学还有吉林农业大学(505分)、华北科技学院(513分)、防灾科技学院(518分)等。

物理类分数线最高的是北京大学第001组,2024年最低分687。

其次是清华大学第002组,2024年最低分686。

2、历史类2024年国家专项计划大学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5分,最好考的学校是大连民族大学第001组。

分数线较低的国家专项计划大学还有西北民族大学(515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519分)、淮北师范大学(524分)等。

历史类分数线最高的是清华大学第002组,2024年最低分668。

其次是北京大学第003组,2024年最低分661。

张雪峰谈电力部直属6所院校

张雪峰认为对未来想进国家电网的同学来说,电力部直属院校的电气学科实力强,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进电网的人数多,是值得报考的院校。

国家电网认可的电力学校有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

一、张雪峰谈电力部直属6所院校张雪峰在直播的时候推荐过很多次电力部直属院校,还专门介绍过东北电力大学。

他提到,东北电力大学的电力学科实力很强,电气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没低过95%,九成以上毕业生可以进国家电网。

这几年还开设了一些新兴的电力专业,比如智能电网。

该校和国网开展订单培养,直接给县供电企业一线输送人才。

参与订单培养的学生将会在大四下学期参加公司的统一培训,学习一些实践技能、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一毕业就上岗,不用担心找工作的问题。

此外,该校本科专业有硕士点,也有推免资格,努努力就不用卷考研了。

而且即便没争取到推免资格,也有本校可以兜底。

总之,该校是一所实力强且分数友好的大学,发展前景也不错。

张雪峰除了推荐过东北电力大学外,也提到过南京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等电力部直属院校的就业优势。

它们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进入国电企业,享受稳定的就业和不错的福利待遇。

下图为电力部直属院校名单:二、国家电网认可的电力学校由上文可知,国家电网认可的电力学校还有华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等。

下面小编将介绍一下这两所大学在就业上都有哪些优势。

1、华北电力大学该校和全国12家特大电力企业及相关部门合作紧密,在行业内的口碑相当不错。

它的电气学科实力在全国排在前2%-5%,是A等级学科。

由于学科优势突出,学校目前设立有电气学院本硕博贯通班,保研率为100%。

该校电力相关专业推免名额也是最多的,根据2024年华电(保定)推免指标,电力工程系人数达97人,占所有指标的五分之一。

学校还和中广核、中核、华能三家大型能源企业开设有订单班,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就会被企业预定,并提前签订三方协议,成为企业的“准员工”。

2、三峡大学该校近年来国企就业率都很高,2022届占比33.76%,共计1151人,2021届占比35.20%,共计1149人。

最新数据显示,2024国网第一批录用名单中,毕业于该校的人数为513人,足见其在国网招聘中的优势。

该校的电气工程学科实力雄厚,水平排在全国前40%,获评B-等级,比北航、东北大学等985大学该学科的实力更强势。

根据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可知,它与甘肃、青海等地的供电企业也设立有订单班,一毕业就能去国家电网上班,而且在读期间还能收到企业在学费、杂费上的资助。

通过以上介绍不难发现,电力直属高校不但电气学科实力强,也非常受到国电企业的认可,不用担心就业问题。

加入收藏
               

10万考研学生异地借考 全国大规模跨省调配试卷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