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级中游晋阶中考全市第一:“爽文”背后,是父母的精心规划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0-17 点击数:
简介:绮绮因为有兴趣,也会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这在无形中也锻炼了她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80后家长,从我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教育实践来看,我是觉得没必要去关注别人在读什么书,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到…

【千问解读】

中考,希望学长期班学员绮绮同学以831.9分(试卷总分860)的高分一举摘得四川某市中考第一名。

鲜为人知的是,小学时期的绮绮,成绩在班级仅位列中游,甚至还 一度产生过厌学情绪

班级中游最终 逆袭全市第一,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又做对了什么?不妨来听听绮绮的家长给我们带来的育儿经验分享(以下内容整理自绮绮父亲口述)。

我女儿这次的中考成绩算是正常发挥,但能摘得全市第一名的桂冠确实是比较意外。

女儿成绩出来之后,我身边很多家长都来找我取经,我也得以借此机会,系统地回顾和梳理了孩子的成长历程。

事实上,我们家并不属于鸡娃型的家庭,孩子也并不是一开始成绩就名列前茅,家长朋友们踩过的坑我们也都踩过。

孩子进步的关键,或许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教育的“长期主义”,不拘泥于一朝一夕的短期得失,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发掘孩子的兴趣比过早“抢跑”更重要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什么,那么我的孩子也要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坦白讲,我们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思想历程,毕竟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于社会大环境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他人所裹挟。

尤其是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焦虑”更是家长们的常态。

它从不会因为你是谁、从事何种职业、家境如何优越而停止。

绮绮小时候,我们也曾给她分门别类地报了很多兴趣班,希望能让她尽可能地多学点东西,拓展思维。

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效果并不好。

一是孩子的精力确实没有那么多,满负荷学习会非常累;二是对于不感兴趣的领域,孩子很抗拒,没学多久就嚷嚷着不想学了。

其实换位思考, 大人都受不了“996”式的满负荷工作,情绪上来也会怨气满满,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开开心心地接受“996”式的兴趣班排班呢

于是,我们转变了策略,精简了女儿的兴趣班,保留了她感兴趣且擅长的钢琴和绘画, 将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相叠加,很好地解决了孩子“三分钟热度”的问题

这两个兴趣 直到现在都还在坚持着,给她在学习之余提供了很好的精神放松。

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通过周末的亲子游、寒暑期的课外研学来增长绮绮的见识。

我们当地研学机构的研学内容主要集中在野外探索、博物馆和科技馆,绮绮回来之后也会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她的见闻。

刚开始绮绮分享的内容更多集中在动植物和文物的外观特征以及科技馆里的科学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就会 抓住孩子的兴趣点,主动地引导她去探索更深层面的动植物的分类和习性、文物背后的历史典故、科学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绮绮因为有兴趣,也会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这在无形中也锻炼了她的自主学习能力。

虽说绮绮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并不算拔尖,但 从小培养起来的探索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却在孩子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发挥出了威力,学习成绩后来居上

这次中考,绮绮的物理、化学、生物均为满分,历史也只扣了一分,很难说这和小时候的锻炼和培养没有关联。

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比关注具体书目更重要

在教育理念不断迭代的当下,自主阅读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屡次验证。

但并非所有的孩子天生就爱阅读,我女儿便是如此。

绮绮小时候,我们给她买了很多课外书,各种类型的都有,但绮绮却很抗拒。

为了引导绮绮开始阅读,我们设置了一些激励机制

绮绮虽然依旧抗拒,但为了获得奖励,也会开始看我们给她挑的这些书。

走出了第一步,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我们给孩子挑的课外书都是我们先读过一遍的,对书中的内容比较熟悉。

绮绮读完后,我们会跟她交流书里面的内容。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书绮绮理解得比较机械,聊起来很敷衍,但有些书绮绮讲起来却头头是道,绘声绘色。

像这样交流几次之后,我们很快便发现了绮绮的阅读兴趣点——侦探推理类书籍。

于是,我们便围绕绮绮的阅读兴趣给她买书,并在和她 交流书籍内容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引导她发现书本里面涉及的学科知识

渐渐地,绮绮的阅读量上来了,知识储备也得到了提升。

她很快发现,大量地阅读和思考对学业的帮助也很大,成绩开始稳步提升。

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后,她开始广泛涉猎,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就这样培养了起来。

绮绮中考成绩出来之后,也有家长向我打听孩子平时都读什么书。

作为80后家长,从我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教育实践来看,我是觉得没必要去关注别人在读什么书,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到孩子自身的阅读兴趣上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虽然老生常谈,但确实是非常有效。

先有兴趣,再谈能力,循序渐进,不要太过心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一时的成绩更重要

绮绮上学后,每次我去给她开家长会,老师经常提到的一件事就是让家长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习惯。

这一点我深表认同,我们也从绮绮的成长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好习惯所带来的巨大力量。

它比你单纯地去给孩子讲一道题的效果要好得多得多。

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好了,即便刚开始有所落后,后续也能迎头赶上。

我和孩子妈妈基本上从初中开始,就没太管过孩子的学习。

一是平时的工作确实太忙,二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已经在小学阶段培养好了,到了初中基本上就可以放手了。

在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我们主要是帮孩子养成了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巩固的习惯。

大家可别小瞧这几个习惯,它们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如果课前没有做好预习,那么听课的时候难免会有点盲目,达不到预期的听课效果。

孩子上课听不懂或者跟不上老师的节奏,问题多半就出在这儿

只有通过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将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和难点上,才能提高听课效率。

课后如果没有及时复习,在记忆遗忘曲线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看书马冬梅,合书孙红雷”的现象。

完成复习后,再及时完成课后作业,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记忆也会更深刻,同时也能起到查漏补缺、融会贯通的作用,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些习惯看上去简单,培养起来却也花费了我们不少心力。

你会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孩子确实会比较自觉,但过不了多久又会原形毕露。

这个时候就需要 家长有足够的耐心,不管孩子怎么闹,都要坚持原则不放松,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往往经过不断地拉锯和反复,孩子最终会意识到反抗不仅无效,反而会占用自己完成任务后的玩耍时间,便会选择按要求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又会反过来促进孩子的知识学习,帮助孩子提升成绩。

尝到学习的甜头之后,孩子的干劲自然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正向反馈,孩子的学习习惯也便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中等生逆袭,先从建立单科优势开始

家长朋友们看到这里可能会发现,我们家的育儿实践也是一个 根据孩子的反馈不断动态调整的过程

毕竟孩子年龄虽然小,却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做父母的也应该关注到孩子的情绪,避免孩子因为情绪内耗而耽误他们探索世界。

我们家孩子今年中考英语拿了149分,只扣了一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她小学时还曾因为英语这门课,一度产生过厌学心理,成绩排名也是一落千丈。

孩子心里难受,家长也很着急,但苦于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毕竟我们家长自己的英语也不好,实在是帮不上什么忙。

就这样又学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孩子因为成绩屡遭打击,开始产生厌学心理,这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我和孩子妈妈多方打听,向有经验的家长取经,尝试了很多方法也没奏效。

后来,有位家长向我们 推荐了希望学的网课

于是,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绮绮初一的时候给她报了名。

现在回想起来,这应该算是 孩子学习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希望学的主讲老师和班主任都非常负责,绮绮学了一年后,英语基础打得非常牢,进步非常明显。

她越学越有信心,建立起了强大的英语单科优势。

学习有自信、有底气之后,其他科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成绩也开始逐渐变得拔尖,形成了良好的正向循环

针对绮绮的这段经历,我们也做了复盘。

我们发现,成绩处于中游的孩子,往往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没有足够强的内驱力和好胜心,得过且过,容易满足,学习钻研度不够,一知半解,基础不牢。

第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学习事半功倍,效率不高。

第三,学习自信心不足,有畏难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

而从我们家孩子的学习经验来看, 先建立起单科优势,取得突破后再向其他学科进行拓展,不失为中游逆袭的好方法。

一方面,建立起单科优势后,孩子会更有成就感,在学习上会更有信心和底气,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另一方面,也能为其他学科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减轻一部分学习压力。

对于成绩处于中游的孩子,家长朋友们不妨结合孩子的自身情况, 筛选出一两门孩子相对优势的学科,从优势学科开始突围,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在最后

我们四川竹子多。

一根竹子在前四年的时间里,往往只能长3厘米,但是从第五年开始,竹子就能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仅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能长到15米。

这就是“ 竹子效应”。

竹子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厚积而薄发。

或许现在的努力看似没有成效,但经过不断地伸根,终有一天能一举参天。

祝愿每一位家长都能拥有充足的恒心和耐心,用心守护,用爱陪伴,静待花开。

互动赢好礼

你曾有过哪些印象深刻的进步经历?

来评论区聊聊

留言点赞前3名,将获得

三星堆盲盒一个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小学作业题套路深 家长们被小学数学题虐哭

近日,一批靠想象才干完成的小学作业题又小火了一把,,小朋友奇怪的脑路让家长哭笑不得。

小学作业题每逢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总能迅速引发关注,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下面这道数学题。

  同一道题,家长们解出了四种不同的答案,而四个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出错的真相就在于家长没有发现题中所存在的多处“陷阱”。

  网友感叹,现在的作业题套路这么深了啊!  幸亏宝贝小学毕业得早!  终于体会到小学生为什么如此强大了!  这些年,虐哭家长的题目不止这一道,在此摘出几个,各位随意感受下:  下面是由8根火柴棍组成的四边形,要求让其在只移动两根的情况下,变成一个四方形,火柴棍不能折断,也不能弯曲。

你可能想说,想要变成一个四边形怎么可能,不存在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把思维放大一点,“一个四边形”。

是的,你没看错,答案就是它。

  据说这是一道二年级的数学题:看到这个题目突然有点慌,有人说答案是第四个,并解释:  题中外星生物的特点是:周围有三个圈圈,里面有一个三角形......  下面这道算式中,“哈”和“呀”各代表哪个数字?再看接下来这道:这个……  什么逻辑关系?  大概船长年纪不会小,不然不会有这么多羊和牛,带着一颗好学之心,问了一下百度……看来,疑惑宝贝不止一个,进而看到了这样一份解答:  而从小学生的思维出发,则是将题干中的75与34这两个数字进行加减乘除运算,75减去34等于41,是在1到100之间,所以,多数人会觉得船长的年龄可能是41岁。

  看了上面几种解法,船长究竟多少岁,不知各位心里有数了吗?  这些题是出给学生的,但是别说小学生,即使是家长也未必能一下子解答出来,即使答出来也未必是正确答案。

面对这类难题,家长往往生怕孩子学习成绩落下,进而不得不“冲锋陷阵”,动用高中、大学全部所学来进行解答,做出答案后又绞尽脑汁根据孩子所学知识努力帮助孩子消化和吸收解题思路。

  以最终一道题为例,看到这道题,年龄越小的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法做,而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则越是能想方设法给出一个答案,这或许是成年人所练就的一种能力,又或者是成年人给自己增添的负担。

而对于那些被认为靠想象才干回答的题目,我们的教育也应该给孩子一个广阔的空间。

  本来,有的题目或许并非刻意难倒学生,为难家长,而是意在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家长与其绞尽脑汁寻找答案,倒不如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引导孩子享受解题过程、激发孩子思考上面,切莫因孩子解不出题目而打击他的自信心,鼓励孩子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也不失为一种方式。

中考家长同学需要注意事项

  考前  在考前,同学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仔细检查考试必备物品,如 2B 铅笔、0.5 的黑色水笔、橡皮、圆规、直尺、三角板以及准考证等,将它们归纳在一起,在前一天晚上准备好,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具袋中。

  其次,切勿夹带草稿纸,严禁把手机、计算器等违禁电子工具带入考场,也不能携带修正液、修正带等物品。

  再者,应在中考前一天下午去考点查看,熟悉去往考点的路线。

确定前往考点的方式后,务必算准路上所需时间,并留出足够的余量,保证考前 30 分钟到达考点。

  另外,考试期间的饮食应以清淡、有营养、易消化吸收为主,避免食用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肠胃的食品,考试时可自带凉开水。

早晨要吃丰盛但不过于油腻的早饭。

  同时,考试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 9:30 睡下,早上 6:30 起床为宜,睡前可以复习明天要考科目的错题本和笔记,但不要看电视和上网。

  考中  进入考场答题时,首先要稳定情绪,做几次深呼吸。

然后填好学号、姓名、考号,合理使用草稿纸,方便后续检查。

  发卡后,要用中性笔写名写号,用 2B 铅笔涂考号、科目及试卷类型,同时注意保护答题卡,不使其折损、弄脏。

  发卷后,要检查试卷是否有残页、页数和题目是否足够以及有无印刷质量问题,如有问题应迅速向监考老师换取试卷。

  务必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特别是准考证号、座号等。

不在密封线内答题,不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在试卷上乱写。

  审题时要仔细,看清题目要求,对错、正确错误、一项、两项、多项等要明确(物理要注意多项选择题的少选、漏选、错选),正确的答案要选准、选全,比较出最佳答案。

  每考一科做完选择题后要先涂卡,对好题号,看准选项,避免错行错位。

  遇到一时感到困难的试题,不要苦思冥想,先暂时放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有把握、较熟悉、解法思路明确的试题,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失误,获得更多分数。

  同时,审题时要做到不看错题目、分析清楚、善于联系。

  考后  考完一门科目后,要迅速调整状态,马上投入下一门的准备工作,不要议论考试情况,不要互对答案,以免影响后续考试的心情。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都能金榜题名,取得理想的成绩!

加入收藏
               

从班级中游晋阶中考全市第一:“爽文”背后,是父母的精心规划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