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字——搞定语文阅读理解

【千问解读】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家长,都说阅读理解很难,感觉阅读理解就是玄学。
孩子怎么读书,怎么练题似乎和参考答案有偏差。
每次考试,扣分最多的地方往往也是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真的难吗?如果难,为什么每次都有同学接近满分,难道他们的理解力就比我们强,他们看的书一定比我们多吗?
我们再做一个猜想,如果让鲁迅或莫言来写初中阅读题,你觉得他一定比我们写得好吗?他们可是大作家,他们读书多,理解能力也远超我们呀!可是很多同学也一致认为,他们答题能力不一定比我们强。
这就说明阅读理解要想提升,还得了解一套阅读的思路和方法。
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学好阅读理解的11字密码。
这11个字:“读定导选我,分提提原俗心。
”
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我就是用这11个字指导孩子学习阅读,我们阅读班学员都能取得好成绩。
先说前五个字:“读定导选我”
这是阅读答题步骤。
阅读答题为什么要有步骤。
大家一起思考这样的问题,工厂要想快速生产一件产品,往往是流水线作业,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
我们要想把工作上的事情干好,每天按部就班的做一定是最快的。
孩子每天回来写作业,每天固定学习流程,不用思考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
如果我们完成阅读理解,脑海中有这样的一条流水线,有一个答题流程,这样答题会不会更快一些。
现实中并非如此,我发现很多同学做阅读理解,没有任何答题流程,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考试时,还经常因为阅读理解冥思苦想耽搁了时间,作文草草收尾。
我喜欢研究阅读理解答题方法,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终于找到了这套阅读答题的流程,希望能给迷茫的孩子们一些帮助。
下面我来解释这套流程,就是我常说答题五步骤答题方法:读定导选我。
学习阅读理解第一步是读准题。
第一步是先读文章还是先读题,一直存在争议,很多同学觉得应该先读文章,必须看懂文章才能下笔,很多老师也一直强调阅读就是考查孩子是否能看懂文章。
我的观点似乎有所不同。
我当然希望每个孩子能读懂文章,读懂文章当然有助于答题,但是并不需要读懂文章中的每个词句,因为考场时间有限,通常15分内必须完成一篇阅读题,想要在15分钟内读懂一篇记叙文,且完成5道题,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有难度的。
所以我更主张读懂中心思想就行,然后带着问题在文中找答案。
所以先读题,再读文章。
因为读完题,其实就有了学习目标。
有了学习目标,解题速度才能快。
先读题,就能迅速确定目标,读文章时就不会因为某个句子,某个词语看不懂而沮丧,因为这个句子或词语没有成为考点,你不知道也没有关系,课后可以再琢磨一下。
我认为阅读做题,读文章,读出中心思想就行。
什么是中心思想呢,其实包含两部分,一是内容,二是情感,或者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是和我们产生某种情感的共鸣。
大部分考场阅读题,都是优秀作家的文章,而这些文章一定是真善美的主题,所以这些文章往往会告诉孩子某个道理,启迪智慧。
如何快速读出文章中心?
这就涉及到快速阅读的方法,很多阅读高手,读书读得快,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快速提炼关键句的方法。
我们在考场做题时,也要使用这种快速阅读的方法。
看文章时,一看标题,二看段头段尾,三看抒情议论的句子。
如果你养成这样读书的习惯,你的阅读速度一定会发生变化。
总结刚才的内容,先读题,再读文章,读题要抓关键词,初学者甚至要圈画关键词。
经常看错题或漏题同学,更要养成圈画关键词的习惯。
读文章读出中心思想就行。
再说第二步,定考点。
我经常说做题要见题知考点。
很多孩子不会写阅读题,就是没有做到见题知考点,而是见题是题。
大家要明白,阅读题永远写不完,而考点极为有限。
题目千变万化,而考点往往不变。
抓住了考点,才抓住了解题的根。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这些道理,孩子们没有想过,但是你告诉他,他也能明白。
我经常让他们做一个换位思考训练。
假如你是出题老师,记叙文阅读,你会出那五道题。
孩子们略微思索就能写出答案:第一题,概括题。
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
第二题,词语理解题。
解释这个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
第三题,赏析题,赏析这句带修辞的句子。
第四题,分析中间某个段落的作用或是分析中间某个句子的含义。
第五题,联系文本,联系生活说说你对文章的理解。
我发现很多同学都能像老师一样的出题,就算他不会出题,经过这样的训练,他也知道了老师出题的逻辑,这就是我们常说要有出题人思维。
什么是出题人思维,就是你要把自己当做出题人,你会怎样设置考题。
一篇阅读理解,通常涉及词语理解、句子理解、段落理解、整体理解这类题型。
从不同角度考查大家对文本理解。
对应我们常说的三大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很多同学并不清楚如何什么是出题人思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这项能力。
这也说明,大部分学习技能,只要经过训练很多孩子都能掌握。
第三步导公式(思路)
大家认为阅读理解有公式吗?有的人说有,有的人说没有。
我想研究过阅读题的家长肯定说有。
因为不仅是阅读,任何学科,经过研究,都能总结出公式或是方法。
其实阅读理解题中,确实有一些答题公式,也可以说是答题格式。
如修辞类赏析题答题公式:修辞手法+修辞作用+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人物描写类赏析题公式: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什么+突出了什么精神品质。
还有标题作用题、第一段作用题、环境描写作用题等,确实是有答题公式。
但是弱化答题公式一定是语文出题方向。
中西部地区阅读题中公式类题型较多,江浙一带阅读题中公式类题型少。
阅读理解本来没有公式,但是参考答案是按照公式整理出来的,因此我们答题也必须遵循这种模式,才能拿到较高分数。
很多同学马上会问,没有公式的题还是占大部分,没有公式该怎么办,当然是要整理出答题思路。
这种答题思路其实是一类题的答题方法,这种在做题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就是我们说的答题思路。
比方说我们经常进行概括文本的训练,如果用三个字来总结,就是“人事果”概括法。
阅读题中经常考查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答题思路“代找你”三字。
把问题代入原文,从原文最近区域找答案,有时需要把答案进行整理。
最后一道主旨理解题,如果用四个字来总结“两个联系”联系文本,联系生活作答。
这些就是我常说的导公式或导思路。
第四步是选要点。
答题需要从公式中选要点,有时需要从思路中选要点。
比方说,环境描写常考五个作用:1、交代故事背景 2、渲染什么气氛 3、烘托人物什么心理或突出人物什么形象。
4、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为下文埋伏笔或做铺垫。
现在有一道环境描写作用题,3分题。
你该写几个点。
大家肯定会说当然写三个点,但是考试时很多同学漏掉信息点,因为他没有背答题公式。
还有的同学背了答题公式,他会把五个点全写上去。
因为他无法判断该选那三个点。
这就是阅读最难的地方。
你背了答题公式,但是你不知道怎么结合文本运用。
这也是很多同学阅读扣分的原因。
先说漏掉答题信息的同学,肯定会扣分,漏掉一个信息点扣1分。
写错一个信息点扣1分。
那么把五点全部写上的同学,是不是就能拿满分呢?
中考显然不是这样评卷的,中考评卷标准是答到踩分点才给分,你漏掉信息,答错信息,堆砌信息。
其实都会扣分。
所以说很多老师说阅读答案写得越多越好,理解这句话要结合语境。
针对答题没话说同学来讲,这句话有价值,针对优等生来说,这句话其实会误导孩子。
所以说凡事恰到好处最难,这个度很难把握。
写得太少,写得过多都容易扣分,下篇解析六原则的文章,我会告诉大家写多少比较好,依据是什么。
第五步是我总结。
前四步都弄好了,第五步更要谨慎小心。
有个成语叫“功亏一篑”,说得就是这个理。
总结环节要注意几个地方:
一是参考分值作答。
分点作答。
3分题,3个信息点,30字左右。
很多答案要标注①②③,方便老师找到踩分点。
你标注越清晰,越容易拿分。
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生搬硬套。
二是语言表述简洁通顺。
很多同学回答问题,他心理明白,读者不明白,很多同学语言表述啰嗦,老师看了老半天也找不到踩分点,还有的同学表述有病句和错别字,这些都会导致扣分。
三是先写重要信息,再写次要信息。
比方说文章分析人物形象,3分题,至少写3个词语,你先写最确定的3个词语,再补充你拿不准的词语。
四是要结合文本作答。
很多题都需要结合文本作答,比方说,你写了为下文做铺垫这个作用,你还要写出为下文什么内容做铺垫,这样答题才完整。
五是书写工整很重要。
有孩子反馈说,我和同桌写得差不多,为什么我得分少,我看完试卷才知道,他的字只有他能看懂,老师都不看不清,怎么会给分呢?
这篇文章用了3500字来解释这五个字,希望大家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我力求用最通俗的语言把这些道理讲清楚,我的课程也是这样,要让孩子能听得懂,用得上,能拿分。
下一篇文章我再补充六原则的答题方法,五步骤和六原则答题方法,相辅相成,合二为一,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希望我的阅读方法能真正的帮到大家。
喜欢老师文章,记得分享文章到学习群或朋友圈,我会赠送你一份我独创的答题公式(市面上买不到的资料,文末可加微信)。
讲了100遍现代文阅读课,我发现了阅读真相(附视频)
期中考试后,怎样反思才能快速提成绩
期中考试后,做好这几步
期中考试后,阅读反思笔记,怎么写
期中语文考试后,初中家长要陪孩子做好这三件事
如果不展示这些信息20(初中反馈)
初中现代文阅读答题五大通病,如何破解
阅读理解拿满分,可能吗?(附视频)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真相视频合集(一)、(二)、(三)
初中阅读理解之痛,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一篇文章讲透,初中生如何写出高分作文
初中语文期中考前必看,非连续文本五类题(送公式和视频课)
名著阅读,丢分多,怎么办?
考场作文,丢分多,怎么办?
小学语文合集,近期公众号文章
初中语文合集,公众号文章
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之痛,说说我的处方
一儒老师手把手,教你写出高分作文
语文反反复复考这些阅读答题公式
教育家叶圣陶:写好作文你只需要做好这四步
讲了50遍小学阅读写作课,我发现了这些秘密
初中九门学科怎么学,掌握这些好方法,门门考高分
孩子阅读量大对学习成绩究竟有哪些帮助?三位家长说出真相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浙江高考612分能上什么大学?2025年可以报考哪些学校?
下文将为2025年浙江高考生深入展示以下问题的答案。
比如:浙江高考612分能上什么大学?浙江高考612分可以报哪些好学校?浙江高考612分排多少名?是什么水平?浙江高考612分能上几本大学?一、浙江高考612分能上什么大学?下文将为大家展示浙江高考612分能上的好大学,及其2024年在浙江的具体分数线。
1、中国传媒大学:一段最低分6102、西南大学:一段最低分6103、吉林财经大学:二段最低分6104、深圳大学:一段最低分6095、辽宁大学:一段最低分6096、中央美术学院:一段最低分6097、北京中医药大学:一段最低分6088、北京电影学院:一段最低分6089、东北农业大学:一段最低分60710、南京农业大学:一段最低分60611、南京医科大学:一段最低分606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段最低分6061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段最低分60514、安徽大学:一段最低分60515、西南石油大学:一段最低分60516、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一段最低分60517、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一段最低分60418、重庆邮电大学:一段最低分60419、西交利物浦大学:一段最低分60320、上海政法学院:一段最低分603二、浙江高考612分排多少名?是什么水平?对于2024年考生来讲,浙江高考612分排名为41578名。
高考考生分数612分位次排名41578名
四川491分能上什么大学?文科9所、理科8所 2025年高考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展示2025年四川高考491分对应的具体好大学名单!一、四川491分左右能上什么好的大学?1、文科四川文科491分能上的好大学包含: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民办)、佛山大学(公立)、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民办)、武昌理工学院(民办)、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民办)、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民办)、仰恩大学(民办)、山东交通学院(公立)、黑龙江工程学院(公立)等学校。
其中,佛山大学拥有硕士点,在校友会中国大学2025年排名中位列第306名,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业设计等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2、理科四川理科491分能上的学校有:晋中信息学院(民办)、长春科技学院(民办)、福建农林大学(中外合作)(公立)、玉林师范学院(公立)、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民办)、成都文理学院(民办)、西安外事学院(民办)、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民办)等院校。
值得2025年四川491分的同学重点考虑的还有:玉林师范学院,原因是该校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排名第421名,王牌专业受教育部认可,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法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学校名办学性质科目2024分数招生人数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民办文科4919佛山大学公立文科491-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民办文科49115武昌理工学院民办文科4919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民办文科49119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民办文科49135仰恩大学民办文科49110山东交通学院公立文科49114黑龙江工程学院公立文科4918晋中信息学院民办理科4912长春科技学院民办理科49110福建农林大学(中外合作)公立理科4916玉林师范学院公立理科49116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民办理科4918成都文理学院民办理科4912064西安外事学院民办理科4918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民办理科49111二、四川491分左右好就业的大学介绍圆梦小编为2025年四川491分的考生重点推荐:佛山大学、山东交通学院、长春科技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这5所学校。
原因是:这些大学2024年均有毕业生被录用为四川、广东、山东、吉林、贵州、辽宁、湖北等地的选调生,成为一名体制内的公务员。
下表是这些大学2024年通过选调生的方式进入体制内的毕业生人数。
大学名称选调生录用人数佛山大学22山东交通学院16长春科技学院7武昌理工学院6湖北大学知行学院5玉林师范学院5福建农林大学4西安外事学院2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2黑龙江工程学院1在四川491分能上的大学中,福建农林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山东交通学院、佛山大学、武昌理工学院等学校的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国家电网上班。
其中福建农林大学2025年的毕业生有36人被国家电网成功录用,端上铁饭碗!大学名称国家电网录用人数福建农林大学36黑龙江工程学院29山东交通学院14佛山大学1武昌理工学院1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