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政治必考十题,看看你能答出几道

然后结合历年真题。
不断练习不断加深记忆。
政治不难,只要肯下功夫去背去吃透知识点高分不是问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千问解读】
今天我们来说说在政治考试中必出的题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必得分的知识,希望备考的你能都背下来。
然后结合历年真题。
不断练习不断加深记忆。
政治不难,只要肯下功夫去背去吃透知识点高分不是问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两者虽然都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对象的,但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领域或某一特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
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
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
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3、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性质。
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这是指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
这是指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
即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第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对绝对、相互区别的关系。
即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4、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1)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特点,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2)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这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
其次,实践出真知,人类的一切认识,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实践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新的经验材料。
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
再次,实践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5、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答:(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
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2)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第一,劳动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改造自然的自觉活动。
第二,劳动必须创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
第三,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以人类自身为主体改造整个世界并创造人化世界。
第四,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具有多维性,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即真、善、美的统一。
6、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答:(1)国体亦称国家的类型,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它联合哪些阶级去统治哪些阶级。
政体亦称国家的形式,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2)国体是国家的阶级内容,政体是阶级统治的具体形式,所以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7、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答:(1)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一,从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从内容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第三,从性质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最终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反动的。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
8、简要说明毛主席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1)毛主席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主席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
(3)毛主席思想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9、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答: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成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第五,共产党正确领导。
10、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与武装斗争的开展密切联系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党的一切,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新型的人民军队,就不可能取得武装斗争的胜利。
(2)党的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进行的,而统一战线问题主要也是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在统一战线中正确地处理了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党就发展和壮大,否则,则相反。
(3)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4)只有把党建设好,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组织坚强有力,党才能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因此,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正确地理解这三者及其关系就正确地理解了中国革命。
2024哲学专业录取分数线!附最好41所大学排名
2025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哲学专业,建议参考具体院校分数线及录取位次,以降低落榜风险。
哲学最好41所大学排名显示,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位居前三强的位置,更多院校分数线及排名信息可在下文中查阅。
一、2024哲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哲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深入探究人类存在、知识、道德、价值等根本问题。
通过系统的哲学理论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在多元化的哲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为人生和社会提供深刻的洞见。
哲学专业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石,更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这里以重庆、上海2024年招录数据为例,为大家列举哲学专业院校的收分门槛。
1、重庆2024年哲学在重庆的招生院校共有18所,考生想要就读哲学院校,至少要考到495分及以上,市排名位次需在15910名以内。
重庆数据显示,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哲学院校是梧州学院(495分)、西南民族大学(536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哲学院校是华东师范大学(627分)、中山大学(621分)。
需要注意的是,哲学专业大学中有16所不限选科要求(历史组),如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有1所要求考生必选“历史+政”,如云南大学,因此大家在报考前要提前了解清楚专业选科要求。
2、上海2024年哲学在上海的招生院校有4所。
数据显示,上海考生想要就读哲学院校,至少要考到500分及以上,市排名位次需在19486名以内。
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哲学院校为山东师范大学,学校分数为500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哲学院校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分数为573分。
在上海招生的院校中,有4所不限选科要求,如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
二、2024哲学最好41所大学排名根据软科2024年哲学专业排名数据来看,上榜的哲学院校有41所,其中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分别位居冠亚宝座,专业实力等级为A+级。
而十强院校中,武汉大学排全国第6名、北京师范大学排全国第7名、南开大学排全国第10名。
下面是哲学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复旦大学A+1北京大学A+2清华大学A3南京大学A4中国人民大学A5武汉大学A6北京师范大学A7浙江大学A8中山大学B+9南开大学B+10华东师范大学B+11吉林大学B+12四川大学B+13山东大学B+14华中科技大学B+15厦门大学B+16东南大学B17中国政法大学B18西安交通大学B19同济大学B20南京师范大学B21陕西师范大学B22中央民族大学B23湖南师范大学B24中南大学B25大连理工大学B26西北大学B26西南大学B28首都师范大学B29黑龙江大学B30山西大学B30安徽大学B3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B33东北大学B34上海大学B35苏州大学B36辽宁大学B37云南大学B38华中师范大学B39贵州大学B40兰州大学B40
2024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录取分数线!附最好50所大学排名
2025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建议参考具体院校分数线及录取位次,以降低落榜风险。
政治学与行政学最好50所大学排名显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位居前三强的位置,更多院校分数线及排名信息可在下文中查阅。
一、2024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录取分数线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政治学、行政学及公共政策分析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行政管理能力。
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政治分析、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等工作,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这里以河北、辽宁2024年招录数据为例,为大家列举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院校的收分门槛。
1、河北2024年政治学与行政学在河北的招生院校共有29所,考生想要就读政治学与行政学院校,至少要考到496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129035名以内。
河北数据显示,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政治学与行政学院校是新疆政法学院(496分)、衡水学院(505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政治学与行政学院校是中国政法大学(643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627分)。
需要注意的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大学中有25所要求考生必选“历史+政”,如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有4所要求考生必选“物理+政”,如吉林大学、沧州师范学院等,因此大家在报考前要提前了解清楚专业选科要求。
2、辽宁2024年政治学与行政学在辽宁的招生院校有16所。
数据显示,辽宁考生想要就读政治学与行政学院校,至少要考到464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70349名以内。
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政治学与行政学院校为新疆政法学院,学校分数为464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政治学与行政学院校为同济大学,学校分数为640分。
在辽宁招生的院校中,有13所要求考生必选“历史+政”,如同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有3所要求考生必选“物理+政”,如辽宁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
二、2024政治学与行政学最好50所大学排名根据软科2024年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排名数据来看,上榜的政治学与行政学院校有55所,其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位居冠亚宝座,专业实力等级为A+级。
而十强院校中,吉林大学排全国第6名、中国政法大学排全国第7名、厦门大学排全国第10名。
下面是政治学与行政学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北京大学A+1复旦大学A+2中国人民大学A3清华大学A4南开大学A5吉林大学A6中国政法大学A7中山大学A8华东师范大学A9厦门大学A10南京大学A11武汉大学B+12山东大学B+13云南大学B+14上海外国语大学B+15天津师范大学B+16华东政法大学B+17同济大学B+18华中师范大学B+1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B+20北京外国语大学B+21华南师范大学B+22湖南师范大学B23西南政法大学B24东北师范大学B25中国海洋大学B26安徽大学B27浙江大学B27兰州大学B29西南大学B30华中科技大学B31东南大学B32湘潭大学B33河南师范大学B34中国传媒大学B35湖南大学B36新疆大学B37陕西师范大学B38山西大学B39西北政法大学B39西南交通大学B39广西民族大学B42山东师范大学B43贵州大学B44中央民族大学B45贵州师范大学B46哈尔滨工程大学B4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B48宁波大学B49内蒙古大学B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