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语文者得天下!学好语文10大习惯和5种方法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10 点击数:
简介:古人云:写尽八缸水,池塘染墨黑。

博采众家长,使得龙凤飞。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千问解读】

语文学习十大习惯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学好语文的五大方法

1

阅读

古人云:写尽八缸水,池塘染墨黑。

博采众家长,使得龙凤飞。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中小学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手段。

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都特别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

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巧妙的构思、出新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

他们真的是见多识广,一点也不比大人逊色。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要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

比如《唐宋八大家文集》《诺贝尔奖获得者文集》《读者》《人民文学》《诗刊》杂志等对培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都很有帮助。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读名著,读经典作品,培养孩子阅读经典与名著的习惯,阅读习惯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

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

背诵经典文章、名篇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小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0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5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1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

那么,他的语文基本功就有些本钱啦。

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3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基。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擅长阅读背诵的时期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

写日记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

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

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

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只要老师与家长引导得当,一定能够稳步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与语文水平。

4

开拓眼界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

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

写作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呢?我们提供建议如下:

● 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

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引导孩子拿起笔,鼓励她写,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

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说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说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说法,所以每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不一样,这也许是写作的秘诀吧。

●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

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大人自以为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他们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

忠实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

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 从模仿中来。

人类能借助模仿而飞快地学习。

特别是孩子,他们非常善于在模仿中学习,如果不许模仿,他们一定举步维艰。

刚开始的所谓临摹,可以以记人家的结构为主,犹如偷学了几招花拳绣腿,当然,临摹“结构”学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级功法。

临摹“构思”和“角度”,学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级功法。

临摹人家的“思维方式”,学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级功法。

在模仿中要有创新,还应教会孩子像大师一样思考。

像大师一样,并不困难,只要对生活的态度不粉饰、不矫情,坦诚地去表现、体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别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兴趣表现的生活,就可以了。

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观察思考整理整理写下来。

看、想、写,往复运动,盘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带动对生活的构思和表达。

● 多写多练,多改。

巴金说:“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

”鲁迅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一部《复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 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

宏湖是北京某报社的一位编辑,他向邻居高二学生吴菲约稿,没想到吴菲“作文在班里较差”,但是因为稿源奇缺,他还是说服吴菲花了三天的时间写了一篇稿子。

后经他的“润色”,文章登出来了,稿费也同时算出来,1600字的文章共得25元稿费。

他想不管吴菲文章写得好赖,毕竟耗时三天啊,25元稿费确实太少了,就自己又贴上15元,凑了个40元的整数给吴菲送去。

谁知从那以后,吴菲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拼命写稿,不但是一个优秀小作者,而且在2002年的高考中,以674分的总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作文,不是因为他写得不好,而是因为教育者缺少一颗宽容的心,缺少一颗发现优秀的心,缺少一颗善于激励和欣赏的心!他们往往“只顾到学生的作文,而忽视了作文的学生。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者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孩子如何写作文上,而应该研究如何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即研究如何“发表”这些作文。

“发表”是广义的,哪怕只是当众念一念。

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是最强劲的推动力。

只要公开发表过一次作文,从此就会改变孩子对作文的态度。

作文的持续热情和灵感,很大部分是靠“发表”运转起来的。

● 素材积累。

引导和促使孩子通过观察、调查、访谈、上网、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

写作成功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写具体的事,写感动自己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体验、尝试、实践过的事。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多读名家之言,多欣赏名篇,多做积累是根本。

作文素材积累途径概括为以下三点:观察,阅读,体验。

● 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概括起来说,要写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点:

A.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人生实践证明,会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

爱玩瓶瓶罐罐的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终身玩炸药的诺贝尔成了大化学家。

而那些文学家、大诗人呢,似乎个个都是旅行家,游山玩水,写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记。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秘诀--会玩。

玩得丰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闭门造车要好。

B. 丰富自己的情感

立品同白玉,读书上青云。

爱读书的孩子,没有坏孩子。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二秘诀--多读。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

C. 激发创造的灵感

鲁迅先生说过:“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

”这就是孔子警示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

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地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的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三秘诀--会思。

D. 表达自己的情感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

清朝唐彪写过《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文中强调了多做文章的妙处:“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矣。

”由此可见,多写,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才能锻炼出良好的表达能力。

写好作文的最大秘诀--多写,写得多,自然熟能生巧,写出好文章。

行游的、玩耍的、阅读的、冥想的,如实地记录下来,真情地抒发,言辞上再稍加修改,就成了好作文!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名著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小学和初中阶段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高中面对《彷徨》《呐喊》《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这些颇具深度的著作,也就不再觉得无从下手、手足无措了!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最新排名!附2024最容易考的本科学校

根据软科大学专业排名,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实力最强,排名第一名的大学是北京大学,前十名的的院校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大学。

参照2023年在浙江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最低分的大学来看,预计2024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容易考的本科学校有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上海立达学院、长春电子科技学院等。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最新排名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文科类专业中较为吃香的专业之一,毕业生可以从事很多工作,除了考公考编有一定优势外,还可以在出版社、新闻单位、大小企业从事文字编辑、记者、文秘等工作。

那么,想必同学们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那个大学最好,排名靠前的大学有哪些很少关注,接下来老师就为大家介绍。

根据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汉语言文学专业实力最强,排名第一名的大学是北京大学,北大是国内最早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之一,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众多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北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归属于中文系(现中国语言文学系),该系在过往的岁月中名师辈出,多位文化巨擘都曾在此执教或求学。

除了北京大学外,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前十名的大学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这些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排名靠前,而且所属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实力强劲,除陕西师范大学外,其余院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评估结果都在A以上。

下面是软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前50名的大学名单(供参考): 汉语言文学排名前50名大学名单(软科)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2 北京师范大学 A+ 3 复旦大学 A+ 4 南京大学 A+ 5 武汉大学 A+ 6 四川大学 A+ 7 陕西师范大学 A+ 8 山东大学 A+ 9 清华大学 A+ 10 华东师范大学 A+ 11 浙江大学 A+ 11 中国人民大学 A+ 13 华中师范大学 A 14 南开大学 A 15 中山大学 A 16 吉林大学 A 17 北京语言大学 A 18 暨南大学 A 19 福建师范大学 A 20 上海交通大学 A 21 苏州大学 A 22 首都师范大学 A 23 中央民族大学 A 24 浙江师范大学 A 25 湖南师范大学 A 26 南京师范大学 A 27 上海师范大学 A 28 西南大学 A 29 上海大学 A 30 华南师范大学 A 31 华中科技大学 A 31 兰州大学 A 31 厦门大学 A 34 江苏师范大学 A 34 扬州大学 A 36 杭州师范大学 A 36 湖南大学 A 36 西北大学 A 39 郑州大学 A 40 河南大学 A 41 内蒙古大学 A 42 山东师范大学 A 43 东北师范大学 A 44 江西师范大学 A 45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46 安徽大学 A 46 广州大学 A 46 河北大学 A 49 四川师范大学 A 50 南昌大学 A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低分的大学从2023年各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浙江的录取分数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最低的大学是北海艺术设计学院,2023年最低分为513分;分数相对较低的还有上海立达学院(517分)、长春电子科技学院(524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528分)等。

从下表为大家整理2023年浙江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低分的30所大学来看,这些大学大多都是民办本科院校,如南宁理工学院(529分)、长春光华学院(530分)、广西外国语学院(532分)、广州应用科技学院(538分)等,这些院校的学费往往较高,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

下面是2023年浙江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低分的30所大学(供参考):三、2024汉语言文学最容易考的本科学校目前,2024年高考尚未开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容易考的本科学校我们可以参照2023年的录取数据,根据上文2023年各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浙江的录取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容易考的本科院校包括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上海立达学院、长春电子科技学院等。

天文学家能用雷达发现灾难性的小行星吗?

    月球第谷陨石坑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显示了5米分辨率的详情。

致谢:uux.cn/雷神技术公司。

  据绿岸天文台:人类如何保护地球免受“毁灭性的小行星和彗星撞击?”根据美国国家学院及其20232032年行星科学和天体物种学十年调查,地基天文雷达系统将在行星防御中发挥“独特作用”。

  目前世界上只有一个系统专注于这些工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戈德斯通太阳系雷达,深空网络DSN的一部分。

然而,国家射电天文台NRAO的一个新仪器概念称为下一代雷达ngRADAR系统,将使用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绿岸望远镜GBT和其他当前和未来的设施来扩展这些能力。

  “雷达的未来有很多应用,从大幅提升我们对太阳系的了解到为未来的机器人和载人航天飞行提供信息,以及描述离地球太近的危险物体的特征,”NRAO的主任托尼·比斯利说。

  2月17日,星期六,科学家们将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度会议上展示地面雷达系统的最新成果。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和联合大学公司的监督下,NRAO在使用雷达加深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方面有着悠久的古代。

最近,GBT帮助确认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DART任务的成功,这是第一次测试人类是否能成功改变小行星的轨道,”NRAO科学家兼ngRADAR项目负责人Patrick Taylor说。

  GBT是世界上最大的全可控射电望远镜。

它的100米碟形天线的机动性使它能够观察85%的天球,使它能够快速跟踪视野内的物体。

  泰勒补充说:“在雷神技术公司的支持下,在GBT上进行的ngRADAR试点测试——使用比标准微波炉输出更少的低功率发射机——产生了有史以来从地球上拍摄的最高分辨率的月球图像。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更强大的发射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上分享成果的科学家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的Edgard G. RiveraValentín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Marina Brozovi,该实验室负责管理戈德斯通和DSN。

布罗佐维奇补充说,“公众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目前在戈德斯通雷达上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  “在我们99%的观测中,我们通过这一根天线进行发射和接收。

新的雷达发射机设计,如GBT上的ngRADAR,有可能大幅提高输出功率和波形带宽,从而实现更高分辨率的成像。

它还将通过使用望远镜阵列来增加收集面积,,从而产生一个可扩展的、更强大的系统。

”  “NRAO是领导这些努力的理想组织,因为我们有接收雷达信号的仪器,如甚长基线阵列在我们的试点ngRADAR项目中所做的那样,”NRAO科学家兼科学传播主任Brian Kent解释说,他协调了AAAS上的演示,“未来的设施,如下一代甚大阵列当作接收器,将为行星科学制造一个强大的组合。

”  地基天文雷达如何拓展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允许我们以前所未有的详情研究我们附近的太阳系和其中的一切。

雷达可以揭示行星及其卫星的表面和古老地质,让我们追踪它们的演化。

  它还可以确定彗星或小行星等潜在危险近地物体的位置、大小和速度。

天文雷达的进步开辟了新的途径,带来了新的投资,并引起了工业界和科学界对多学科合作的兴趣。

加入收藏
               

得语文者得天下!学好语文10大习惯和5种方法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