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设计类考生人数逐年下降 艺考难,就业更难?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08 点击数:
简介:来源:羊城晚报 文/羊城晚报记者 秦小杰 2025年广东省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省统考已于本月初落幕。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报名人数约为3万人,相比2

【千问解读】

来源:羊城晚报

文/羊城晚报记者 秦小杰

2025年广东省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省统考已于本月初落幕。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报名人数约为3万人,相比的3.3万人次减少了3000人,较2023年的3.77万人更是减少了7000多人。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高考报名人数相比2023年增加了近2.9万人,但艺考生人数却呈现出与之相反的下降趋势。

广东并非个例,江苏、安徽等省份的艺考人数也在连续三年中持续下降,艺考热似乎正在逐渐降温。

面对“艺考难,就业更难”的说法,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现象:报考“降温”,部分院校“招不满”

,部分民办类本科院校和艺体类专科批次招生“爆冷”,专科缺额数更是达到6328个。

除体育类投档外,音乐、美术与设计、舞蹈缺额较多。

相较去年基本满档的情况,“招不满”已成为艺体类专业普遍现象。

美术与设计类部分学校招生人数为零,个别学校招生计划完成率仅为个位数……树华未来美育研究院院长秦朝晖分析认为,本科招生人数虽然增加了3200多人,但是美术考生人数整体减少了近3000人,此消彼长,意味着本科升学率在大幅提高。

本科录取率的大幅提高势必会影响后续的专科录取状况。

同时,广东省美术高考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考生人数大幅减少;二是本科录取中,部分民办本科院校缺档严重,经过两轮降分补录才勉强完成招生任务;三是部分专科院校也出现严重缺档。

由此表明,美术类高考正在加速“降温”。

艺考难?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提高

艺考热“降温”,一方面源于文化要求的逐渐提高。

近年来,教育部对艺考政策进行了调整,包括提高文化课成绩要求、减少校考规模等,这些措施使得艺考门槛提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盲目报考的现象。

高一家长李女士表示:“孩子文化成绩不好,本来打算让她学习艺术,但新政后文化要求提高了,而且专业考试难度也逐渐变大,学习的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太费精力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有近九成院校文化成绩达线的考生不足,录取名额未满,因此启用了“破格”录取政策。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类“统考+校考”专业中,8个艺术类校考专业开启了破格录取,包括中国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陶瓷艺术设计等。

然而,即使在“破格录取”的政策下,文化成绩仍然是许多考生的“绊脚石”。

罗同学就是其中一位,她在今年广州美术学院的校考中取得了全国第二、广东第一的成绩,但最终因文化成绩未达标而未能被录取。

树华画室的专业课教师朱一鸣告诉记者:“今年画室有不少学生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顶尖院校的合格证,但由于文化成绩未达标,最终未能被录取。

尽管每年报考人数在下降,但考生想要考取专业美术院校的难度仍然较大。

这类院校招生人数少,且面向全国招生。

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共设置13个艺术类校考专业,1083个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共计3.5万名考生报名参加了初试,竞争激烈。

近两年,在美术与设计类的考生群体中,涌现出不少文化成绩优异的考生。

记者在广州的一家画室了解到,不少学生来自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等当地的重点中学,他们的文化分数能达到580分以上。

朱一鸣也表示:“这两年,画室中文化成绩优秀且专业素质高的考生相较于前几年明显增多。

除了文化要求的提高,美术统考对考生专业能力评价方式和考查内容也有不小的变化。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舒文表示:“近几年,专家出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考题的变化来看,更加注重对专业基础能力的考察。

同时,广东的统考也在不断变化和优化,对美术核心素养的要求更高,要求考生基础会更加扎实。

文化成绩及统考专业要求严格,校考竞争激烈,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因素让不少家长和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艺考,不再盲目跟风。

现就读于高一的刘同学向记者坦言:“我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在深入权衡后,我发现自己在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难以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点。

因此,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放弃美术类艺考,转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程的学习中。

就业难?灵活就业受欢迎

除了艺考难,美术与设计类专业“就业难”成为不少家长的共识。

高二学生家长张先生就表示:“艺术类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我希望孩子毕业后能考公务员,但是艺术类毕业生可以报考的公务员岗位实在太有限了。

据2014-2023年就业蓝皮书统计,艺术学专业总计被预警了21次,涉及音乐表演、绘画、美术学、动画、艺术设计这5个专业。

麦可思《2023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中,绘画被列为近5年本科红牌专业之一。

麦可思对红牌专业的解释为:失业量较大,毕业去向落实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

不同专业的就业差距会很大。

造型类专业如国画、油画、雕塑等,由于所学专业实用性较弱,往往在面临市场就业面窄时就显得无所适从。

相比之下,设计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则较为乐观,大部分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到艺术设计类公司、广告公司或游戏公司从事设计工作。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充裕的就业岗位,工业设计类人才需求较大。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工业设计学院智能出行设计教研中心负责人郝瑞敏告诉记者:“汽车设计是一个极其强调实践的专业,同学毕业后也定向地去了汽车厂从事专业领域的设计。

学校的教学也将设计教育和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硕士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的赵子森目前是一家传媒公司的主理人,他告诉记者:“目前我的公司会承接设计、拍摄等项目,和我的专业还是很相关的。

相对于本科所学的国画专业,舞台美术设计专业就业面的确会广阔一些。

一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去影视和舞台相关的公司工作,当然,大部分毕业生还是以自由设计师的身份在市场中活跃,承接各类设计项目。

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选择灵活就业的趋势日益明显,自由职业占比的提升,源于学生就业心态的转变与行业业态格局变化的双重作用,这并不意味着“就业困难”。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众多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纷纷开设自己的账号,在平台上接受设计订单。

对此,广州美术学院2021级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学生李昱德就表示:“身边不少同学毕业后会选择灵活就业,我认为,灵活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受设计专业学生的青睐,他们可能较难适应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模式,而是更倾向于追求自由,并期望能将工作内容与个人兴趣紧密结合。

此外,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的就业状况与所在城市息息相关。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由于戏剧、广告、设计等领域的市场需求较大,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能够接到更多的设计项目。

据中国美术学院发布的《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毕业生的主要流向仍以杭州、上海、江苏、广东、北京以及浙江省内杭州周边等发达城市为主,占比高达80.9%。

大势所趋:艺术与科学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曾指出:“美术已经深度参与到人工智能的创新和研发之中,例如Sora团队中就包含具有艺术背景的成员。

未来,美术资源库以及美术领域的大数据、大模型将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石,同时也将更有效地服务于美术工作者和社会。

”具备设计能力、产品理解力和编程能力的艺术人才将会受到市场的热捧。

李昱德在大三时就已获得了腾讯的offer,他的专业为艺术与科技,不仅涵盖设计学习,也包括了编程等课程。

为了让学生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多所院校已经开设了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专业。

其中,广州美术学院率先设立了“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科技艺术”“艺术设计学”“智能交互设计”以及“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这六个高度融合艺术与科技的专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202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分数线!附最好50所大学排名

2024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分数线范围在518分~664分之间,其中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有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湖南大学等。

2025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议参考具体院校分数线及录取位次,以降低落榜风险。

国际经济与贸易最好50所大学排名显示,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位居前三强的位置,更多院校分数线及排名信息可在下文中查阅。

一、202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融合经济学、金融学、国际商法等多学科知识,使学生能够洞察全球经济趋势,熟练处理国际经贸事务。

毕业生在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国际金融等领域具有广泛就业前景,为推动全球化进程和国际贸易发展贡献力量。

这里以贵州、浙江2024年招录数据为例,为大家列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院校的收分门槛。

1、贵州2024年国际经济与贸易在贵州的招生院校共有244所,考生想要就读国际经济与贸易院校,至少要考到380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155684名以内。

贵州数据显示,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院校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380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381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院校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35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专项计划)(616分)。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中有136所不限选科要求(物理组),如北京工业大学、福州大学等;有106所不限选科要求(历史组),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等,因此大家在报考前要提前了解清楚专业选科要求。

2、浙江2024年国际经济与贸易在浙江的招生院校有255所。

数据显示,浙江考生想要就读国际经济与贸易院校,至少要考到518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148570名以内。

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院校为三亚学院,学校分数为518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院校为上海财经大学,学校分数为664分。

在浙江招生的院校中,有254所不限选科要求,如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有1所要求考生必选“地”,如吉首大学。

二、2024国际经济与贸易最好50所大学排名根据软科2024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排名数据来看,上榜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院校有378所,其中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分别位居冠亚宝座,专业实力等级为A+级。

而十强院校中,上海财经大学排全国第6名、南京大学排全国第7名、中央财经大学排全国第7名、厦门大学排全国第10名。

下面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北京大学A+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A+2中国人民大学A+2南开大学A+4复旦大学A+5上海财经大学A+6南京大学A+7中央财经大学A+7浙江大学A+9厦门大学A+10西安交通大学A+11武汉大学A+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A+13湖南大学A+14山东大学A+14西南财经大学A16北京师范大学A17东北财经大学A18吉林大学A19同济大学A20暨南大学A2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A22华中科技大学A23南京财经大学A2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A25上海交通大学A26辽宁大学A27江西财经大学A28中山大学A2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A30哈尔滨工业大学A31浙江工业大学A31四川大学A33浙江工商大学A34武汉理工大学A35东南大学A36浙江财经大学A36天津财经大学A38大连理工大学A39山东财经大学A40上海大学A41华东师范大学A42北京理工大学A43宁波大学A44重庆大学A45华南理工大学A46广西大学A47北京交通大学A48中国海洋大学A48安徽大学A50

2024金融科技专业录取分数线!附最好41所大学排名

2024年金融科技专业录取分数线范围在432分~643分之间,其中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有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

2025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金融科技专业,建议参考具体院校分数线及录取位次,以降低落榜风险。

金融科技最好41所大学排名显示,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分别位居前三强的位置,更多院校分数线及排名信息可在下文中查阅。

一、2024金融科技专业录取分数线金融科技专业旨在融合金融与科技的精髓,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和科技应用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金融科技,引领未来金融变革的重要力量。

这里以浙江、重庆2024年招录数据为例,为大家列举金融科技专业院校的收分门槛。

1、浙江2024年金融科技在浙江的招生院校共有45所,考生想要就读金融科技院校,至少要考到458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209400名以内。

浙江数据显示,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金融科技院校是北京金融科技学院(458分)、三亚学院(463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金融科技院校是中央财经大学(662分)、华南理工大学(659分)。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科技专业大学中有44所要求考生必选“物”,如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大学等;有1所要求考生必选“物化”,如华南理工大学,因此大家在报考前要提前了解清楚专业选科要求。

2、重庆2024年金融科技在重庆的招生院校有27所。

数据显示,重庆考生想要就读金融科技院校,至少要考到432分及以上,市排名位次需在95321名以内。

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金融科技院校为三亚学院,学校分数为432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金融科技院校为华南理工大学,学校分数为643分。

在重庆招生的院校中,有26所不限选科要求(物理组),如湖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有1所要求考生必选“物理+化”,如华南理工大学。

二、2024金融科技最好41所大学排名根据软科2024年金融科技专业排名数据来看,上榜的金融科技院校有41所,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分别位居冠亚宝座,专业实力等级为A+级。

而十强院校中,北京理工大学排全国第6名、华南理工大学排全国第7名、北京工商大学排全国第10名。

下面是金融科技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学校名称等级排名中央财经大学A+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A+2东北财经大学A3西南财经大学A4北京师范大学A5北京理工大学A6华南理工大学A7江西财经大学A8山东财经大学B+9北京工商大学B+10华南师范大学B+11深圳大学B+12湖南工商大学B+13广东财经大学B+14云南财经大学B+15西北工业大学B+16山西财经大学B17上海师范大学B18北京邮电大学B19河北经贸大学B20贵州财经大学B21南京邮电大学B21吉林财经大学B23内蒙古财经大学B24山东工商学院B24新疆财经大学B26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B27西华大学B27齐鲁工业大学B29四川外国语大学B30成都大学B3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B31湖北经济学院B33广东金融学院B34湖南财政经济学院B35辽宁科技大学B36成都工业学院B37广西财经学院B38福建江夏学院B39贵州师范学院B40河北金融学院B40

加入收藏
               

美术与设计类考生人数逐年下降 艺考难,就业更难?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