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3岁女童被虐待死亡案一审宣判,生父被判无期徒刑,女友死刑 孩子母亲发声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2-06 点击数:
简介:把孩子接过去后,两人多次以打骂、冻饿、不让睡觉、捆绑等方式虐待田田,在明知孩子出现过身体不适、抽搐闭气的情况下,仍多次使用拳脚、拖鞋皮腰带、饭铲、木条、数据线等工具殴打田田。

根据起诉书,2023年12月21…

【千问解读】

12月6日,“满洲里3岁女童被生父及女友虐待死亡案”,在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宣判。

上午11点左右,受害女童的母亲李婷婷走出法院,向守候在庭外的媒体透露宣判结果:

被告人文某桃(女童生父同居女友)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被告人田某龙(女童生父)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李婷婷透露,两人均未当庭提出上诉。

作为孩子的母亲,她表示不愿接受这个判决结果。

她认为,二人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准备向公诉机关申请抗诉:“田某龙没有被判处死刑,我觉得没有给孩子讨回公道。

▲宣判后,李婷婷在法庭外接受采访

12月5日,李婷婷接受庭前采访时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与田某龙都来自河北邢台。

2019年6月,两人经人介绍相识,半年后领证结婚,两人于2021年4月生下了女儿田田(化名)。

婚后,田某龙常年在内蒙古满洲里做生意,李婷婷在家抚养孩子,夫妻二人长期分居。

2023年初,田某龙回家,借故带走了田田,随后拉黑了李婷婷。

李婷婷试图通过公公婆婆联系田某龙,未果。

2023年5月,田某龙起诉离婚,随后又申请撤诉。

李婷婷说,她原本打算今年1月继续提起离婚诉讼,争取抚养权,没想到等来的是一个噩耗。

当年12月21日,李婷婷接到警方电话,告诉她孩子“出事了”。

▲女童抢救记录 受访者供图

满洲里市人民医院2023年12月21日的抢救记录显示,田田当天由家属抱进医院,入院诊断呼吸心跳骤停,多处软组织挫伤,入院不到1小时即宣告死亡。

医生发现孩子头部及躯干、臀部、手臂和腿部有多处淤青,向上汇报并报警。

▲满洲里市公安局的鉴定书 受访者供图

满洲里公安局今年1月17日出具的一份死亡原因司法鉴定显示,田田系胸部受到钝性外力作用造成右心房破裂,导致心包积血,急性心脏压塞而死亡。

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显示,被告人田某龙高中文化,现年27岁,曾因盗窃被行政拘留7日。

被告人文某桃现年23岁,初中文化。

2023年2月,田某龙和文某桃同居后,把田田从河北接到满洲里。

把孩子接过去后,两人多次以打骂、冻饿、不让睡觉、捆绑等方式虐待田田,在明知孩子出现过身体不适、抽搐闭气的情况下,仍多次使用拳脚、拖鞋皮腰带、饭铲、木条、数据线等工具殴打田田。

根据起诉书,2023年12月21日6时许,田某龙上班后,文某桃发现田田尿床,就用数据线对其进行抽打,要求她去卫生间小便。

文某桃发现田田全身抽搐倒在卫生间,实施简单救助后,和闻讯赶回的田某龙将田田送至医院。

最终,田田经抢救无效死亡。

检察院认为,应当以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追究田某龙和文某桃的刑事责任。

李婷婷告诉记者,一审开庭时,田某龙和文某桃辩称,由于孩子发育迟缓,他们是想“教育孩子”。

“可是哪有这样教育孩子的?打骂、冻饿。

”李婷婷说,“无论多少年,我都会坚持下去,一定要为孩子讨回公道。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实习生 王巧玲

编辑 张寻 责编 邓旆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中考物理】中考物理部分知识点总结

《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 /秒 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 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 (当时空气 15℃ )。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 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 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则发声点距物体 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 2、耳聋 :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 3、骨传导 :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 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 :人有两 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 乐音是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 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 1s振动的次数 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 /秒 又记作 Hz。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 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 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⑵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 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 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文章来源于网络,旨在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环球物理立场。

环球物理 ID:huanqiuwuli 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

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汉卿:元杂剧奠基人,通过描写女性的遭遇和命运,为她们发声

,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戏曲作家,元杂剧奠基人,与、、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一生创作了十分丰富的戏剧。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他的主题深刻、结构严谨、形象活泼鲜明、语言泼辣质朴的杂剧特色。

他是我国戏剧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

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中国文学在经历了汉赋、唐诗、宋词的巅峰之后,到了元代杂剧这一艺术形式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元杂剧同样也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巅峰。

它的形成是中国历史上的几乎所有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是元代用北曲进行演唱的形式。

元代写作元杂剧的有许多人,其中以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四人为代表,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足可见他们的艺术成就。

又以关汉卿的成就最高,他一生创作了六十多个剧目,有悲剧、戏剧,题材广阔,力求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关汉卿的剧作当中刻画了非常多的女性形象,并且身份不同,有弃妇、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天真单纯的少女,还有手艺高超的妇人。

通过描写这些女性的遭遇和命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关汉卿的女性观,在那个时代,能够同情被压迫妇女的遭遇,并且为她们发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此就有人称他是一位女性意识的觉醒者。

一、关汉卿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女性在男权的统治之下备受压迫,社会地位低下,过着苦难的生活。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也是如此,通常都是作为男性的陪衬出现的,但是在关汉卿的剧作当中,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善。

01.家庭成员中的女性形象 在一个家庭当中,会有着固定身份的女性,她们分别是婆婆、媳妇、少女这三类,关汉卿的著作中,这些身份的女性被塑造得栩栩如生,与现实相贴合。

婆婆的形象有很多,如《感天动地冤》中懦弱的蔡婆婆、《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中贤德的王婆婆、《状元堂陈母教子》中教育有方的陈婆婆、《邓夫人苦痛哭存孝》中失去丈夫的邓夫人等。

她们的身份地位都有一定的差别,但是都表现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优良品质,是与我们刻板印象中的“婆婆”截然不同的。

家族中的“女儿”一般都是大家闺秀,从小受到家里非常好的教育,符合家族长辈对她们的期望,但是在婚姻方面,她们都不约而同地进行反抗,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

《王闰香夜月四春园》中的王闰香,《王瑞兰闺怨拜月亭》中的王瑞兰,《温太真玉镜台》中的刘瑞英,以及《山神庙裴度还带》中的韩琼英,她们都才貌双全,还能运用自己的才智解救自己的父亲。

关汉卿刻画得更为深刻的女性形象是年轻的寡妇,有备受磨难最终冤枉至死的窦娥,还有终于收获美好生活的谭记儿。

窦娥的一生都在斗争之中,幼时做了童养媳,十七岁便成了寡妇与婆婆相依为命,但却被张驴儿父子惦记,进而被陷害杀了人,在她的生命中没有人为其出头,所以她只能自强。

在临死前说出的誓愿,是她对这个社会的不公发出的怒火,而这些誓愿的实现,是关汉卿对窦娥苦难生活的慰藉。

02.家庭之外的女性形象 除了上述几种女性形象,我们还可以在关汉卿的剧作中看到其他身份的女性,如青楼女子、婢女等,她们的社会地位不高,但关汉卿仍然关注到了她们的生存状况。

青楼女子在封建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思想中,都是一类不入流的群体,封建家长视她们如洪水猛兽,可以毁掉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的利器,唯恐避之而不及。

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品行高尚的青楼女子,她们迫于生存的压力,无奈落入风尘,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初心,令人唏嘘。

关汉卿笔下的青楼女子有《救风尘》中侠骨柔情的赵盼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中富有才气的谢天香、《杜蕊娘智赏金钱池》中一身傲气的杜蕊娘,她们虽是青楼女子,但品行丝毫不输一些大家闺秀,她们与其他女性一样,是平等的人。

另外还有个性鲜明的婢女形象,其中《诈妮子调风月》中塑造了燕燕这个非常聪明的婢女,虽然她的身份较低,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在见识到很多婚姻的悲剧之后决定跳出婚姻,她勇于和不公平的社会待遇向斗争,表明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但是尽管关汉卿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却找不到女性未来的出路,这也是他女性思想的局限所在。

二、关汉卿创作背景 关汉卿生活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状况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在他的周围同样围绕着一群富有才华的剧作家,因此就共同促使关汉卿创作出了比较优秀的戏剧作品。

01.社会上对青楼女子认识的转变 在之前的文学作品当中,文人士子与青楼女子的爱情故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唐传奇中这被认为是一件文人的风流韵事,似乎文人们总要和青楼女子发生一些关系,成为人们的谈资,这才能够配得上文人的身份。

但是在元代仕途经济不被重视,文人渐渐不被社会尊重,因此一些文人就选择去到声乐场所,就接触到了很多的青楼女子,在他们之间不免就产生了一些的感情。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关汉卿能够将自己和青楼女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去交流,愿意去了解她们真实的生活,就使得青楼女子不再像从前一向被人轻视,反而成为了他作品中的主人公。

并且关汉卿所刻画的青楼女子并不是同类型的,而是各有特色,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着她们自身的闪光点。

这就为我们展示了不同性格的女子,她们在面对爱情时不同的表达方式,遇事时也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关汉卿将青楼女子真正从类型化的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

02.关汉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关汉卿出身于医户家庭,这让他从小的生活条件都要比一般人更加优越,才能够在金末元初社会动乱的背景之下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此他就比其他人有着更高的文学素养,能够感知到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创作素材,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当中。

又由于他出身医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面对更多的人间疾苦,尤其是对那些在社会底层的人,关汉卿有着医者的情怀,更能够感知到人民生存的困难和生活的艰辛。

同时关汉卿对于前代的杂剧非常熟悉,并且能够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之上,再经过自己的改编和加工,让元杂剧这种形式有所发展。

扩充了杂剧的表现内容,描写广泛的社会题材,更加具有现实主义色彩,使得主题深入人心。

三、关汉卿的女性意识 关汉卿的作品代表了在那个社会上女性被歧视严重的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这是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一个巨大的突破,从此以后女性在文人的笔下更加的丰满,更加的有自己的个人魅力。

01.一定的男女平等的观念 关汉卿思想巨大的进步表现在他能够摒弃过去“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从而站在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上来看待女性。

歌颂一部分有担当、勇于和恶势力斗争的女性,并且对于那些失去了自我依附于男性的女性,能够肯定她们作为人的价值,也鼓励她们与不公的社会现实进行抗争。

在关汉卿的作品当中,寡妇是可以再嫁的,不必桎梏于“守节”的传统思想。

比如谭记儿在她守寡三年之后,遇到了一位的士人,两个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谈恋爱的时候她可以是一个温柔端庄的女人,但是在丈夫遇到危险的时候,她会变成另外一个性格,好像一个的泼妇,最后两人终成眷属,过上了幸福生活。

他笔下的青楼女子并不是只会卖弄风月的女性,而是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智慧的大脑,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办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赵盼儿凭借她的洞察力,运用自身的优势,成功地解救了和自己有着相同命运的宋引章,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

02.对爱情的重视 关汉卿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于爱情的描写,他笔下的女性都不甘于接受封建家长安排的婚姻,而是勇敢挑战封建家长的权威,执着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她们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盛行的时代,即使有一些人不满这样的安排也是无可奈何,但他笔下的人物能够勇敢的进行反抗,最终收获自己的幸福。

《拜月亭》中的女主角王瑞兰,因为一些因缘际会和蒋世隆坠入爱河,但是因为蒋世隆的家庭条件不好,是一个穷书生,被父亲生生拆散。

之后便日日思念,在父亲把她许配给状元的时候,不惜和父亲断绝关系,甚至仇恨父亲。

而婢女燕燕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惜在主子的婚宴上大闹一场。

这是她们为了争取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愿意付出一切的爱情觉醒,同样也是女性个人意识的觉醒,不再将自己当作男性的附庸。

元杂剧这种文学形式因为有了关汉卿的出现而更加的丰富多彩,其中对女性角色的描写刻画更是改变了从前女性在文学中“失语”的现象。

关汉卿对那些“叛逆”的女性给予了无限的赞美,倾注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从此社会对女性的认识开始进入到理性阶段,在文学作品中让女性发声,也预示着女性解放的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满洲里3岁女童被虐待死亡案一审宣判,生父被判无期徒刑,女友死刑 孩子母亲发声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