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曾多次进入北京中高考试题

在今年北京中考作文题中,再次提…
【千问解读】
7月27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
▲北京中轴线图(新华社)
对于生长在北京的孩子来说
中轴线文化是“必修”知识点
它早已浸润在日常生活中
出现在试卷真题里
也融入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
……
什么是“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
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
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
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
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
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
理想都城范式
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
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
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面积589公顷
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
由15个遗产要素构成
自北向南分别是:
钟鼓楼、万宁桥、景山、
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
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纪念堂、
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
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
天坛、先农坛、永定门
▲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人民日报)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
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实体的中轴线蕴藏着
中华民族文化特质
从元大都起700余年间
北京中轴线始终
处于北京老城中心
在各个时代都决定了
北京的城市景观形态和布局
这条壮阔轴线
凝聚着古人
“居中而治、以中为尊”的理念
体现中国古人
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创造力
▲天坛
北京中轴线
多次进入北京中高考
近年来
北京中高考命题探索步履不停
致力于体现北京特色
服务首都北京的发展
作为重要历史文化元素
北京中轴线多次出现在中高考试题中
透着浓浓“京味儿”
不仅完成了对学科知识的考察
更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热爱文化
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2023年北京高考政治试卷第18题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逻辑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协调利益的功能,彰显对制度的认同和法治精神。
● 2021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基础·运用”部分,以“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 2018年北京中考历史试卷第34题,以考查北京中轴线为情境设计,还原了实践考察活动的全过程。
在今年北京中考作文题中,再次提到了北京中轴线,引导学生用游记的方式关注和思考北京的文化和历史。
北京中轴线
已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
北京中轴线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
纳入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当中
自2019年起
灯市口小学坚持开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组织丰富的“北京中轴线”活动
参加“北京中轴线”创意大赛
引导学生在阅读书籍、查找资料、
实地走访、动手制作中
了解北京中轴线文化
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助力
▲学生绘制的“北京中轴线”主题美术作品
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世界遗产在我家”北京中轴线文化校本课程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
利用作为中轴线申遗保护
教育基地校的有利条件
专门开设中轴线文化课程
通过非遗进校园、专家讲座、
主题研学、项目式学习等方式
教育学生了解热爱传统文化
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育民小学“最美中轴线”手工书画作品展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
举办以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文创大赛
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视角
结合个人对北京中轴线的见解
设计独特的文创产品
通过创新延续遗产价值
▲文创大赛现场
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学校
开展“漫步中轴线,感受北京城”实践活动
组织初中阶段的学生
实地考察中轴线上的建筑文物
学习中轴线上所承载的
古人的治国理念、文化象征和空间智慧
▲学生笔下的北京中轴线
朝阳区白家庄小学
开展“品味文化游走北京中轴线”综合课程
针对不同学段
涵盖“感知中轴线”“行走中轴线”
“保护中轴线”三大版块
鼓励学生自主提出并探究
中轴线相关问题
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系列思政课
如“探究中轴线上的绿色生态”
“我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助力”
“中轴线趣味文创设计”等
通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让学生不断加深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解
这些案例只是北京市中小学
中轴线教育一个缩影
北京中轴线
不仅拓宽了学校的育人阵地
丰富了学校的育人载体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
为学校教育教学变革
提供了助力和新抓手
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北京大中小学还将持续发力
让这个“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不竭资源!
转载请注明来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yqbjll@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部分素材来源: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等
编辑:冯思畅
审核:荆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有哪些学校 全国共计57所大学名单汇总
其中包含4所本科、53所专科;48所公办、9所民办。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全国各省市区开设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一、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有哪些学校1.昆明学院(云南昆明)2.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3.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江西景德镇)4.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5.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6.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广州)7.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8.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9.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广州)10.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福建漳州)11.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12.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13.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抚顺)14.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15.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16.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湖北武汉)17.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惠州)18.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19.天门职业学院(湖北天门)20.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云南昆明)21.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22.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新乡)23.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24.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25.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26.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州贵阳)27.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三亚)28.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29.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0.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昆明)31.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32.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安顺)33.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抚顺)34.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广州)35.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6.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雅安)37.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8.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39.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南京)40.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41.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42.武夷山职业学院(福建南平)43.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达州)44.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5.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合肥)46.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47.九江职业大学(江西九江)48.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49.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镇江)51.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52.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53.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黄山)54.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55.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绍兴)56.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江西上饶)57.浙江宇翔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湖州)根据上文可知,江西省开设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的大学有: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广东省开设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的大学有: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省开设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的大学有: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漳州科技职业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圆梦小编建议大家:根据茶艺与茶文化专业开设大学的档次级别、所在省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最后还要提醒2025年高考生:在新高考省份,茶艺与茶文化专业100%的大学都要求学生的选考科目为“不提科目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毕业生可担任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管理与策划,或进入文化产业公司参与项目策划与运营。
此外,还能在政府部门从事文化政策研究与管理工作。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与支持,该领域就业前景乐观。
文化企业数量增加,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增。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将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职业发展空间广阔。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省级机关),公务员(地市级机关),公务员(区县级及以下机关),房地产项目策划专员/助理,文案策划,记者/采编,初中教师,助理/秘书/文员,考研。
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好找工作的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工资待遇都还不错。
所以,2025年有意报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同学,不必过度担心“文化产业管理真的没出路吗?文化产业管理就业率很低吗?文化产业管理真的很难就业吗”等问题。
同时,小编也要提醒大家:即便被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录取,也要努力学习、争取学有所成,这样才助于你学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找到与文化产业管理对口的最好的出路。
以下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文化学,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交流史,产业经济学,管理心理学,文化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文化管理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公共事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公共部门公共关系,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艺术基础,美学概论,世界文化简史等。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工资高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工资一般多少钱一个月?根据学职平台职业调查公布的数据可知: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工资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省份算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三年内平均能拿到6000元以上的工资;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工资在这些省份不算高,平均月薪一般在6000元以下的省份是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贵州、陕西。
三、文化产业管理不适合什么人?哪些人不适合学文化产业管理?根据圆梦志愿提供的数据可知: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高考生体质要求为:“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由此可以推断,不符合以上条件的人,都是不适合学文化产业管理的人。